近日,記者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在各地、各單位推薦的80個典型案例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公示,確定20個案例作為云南省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典型案例。大理州巍山縣文華書院位列其中。
據悉,入選的20個案例集中展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美化、功能優化、服務優質、運行良好的實踐探索和工作成效,為不斷拓寬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和場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供了有益經驗……大理州巍山縣文華書院如何打造為省級“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哪些經驗值得借鑒?一起來看!
巍山縣文華書院:
古建文物“活化”成公共文化空間
走進位于巍山縣古城核心區的文華書院,四處小橋流水、假山竹叢、草綠花繁,高低錯落的花草樹木與花廊、樹墻交相輝映,徜徉其間,猶如行走在江南園林中,古香古色,別具風味。
文華書院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由蕭公祠、文華書院和玉皇閣三組古建筑群組成,承載著巍山“文獻名邦”的歷史印記。文華中學曾在文華書院進行集體辦學,并于2014年全面完成搬遷工作。
如何使閑置的文物空間化身公共文化空間,巍山縣通過科學合理的再利用,與時俱進賦予了其新的內涵。2016年至2019年,巍山縣累計投入資金3500余萬元,相繼實施了文華書院修繕、消防、景觀綠化等工程;2021年8月,巍山縣文化和旅游局與巍山華僑城世博南詔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文華書院委托管理協議,由其進行業態植入,并運營管理。
依托古建筑群原有的建筑風格和使用功能,文華書院按照“品書香、聞書鳴、交書友”的理念,分別以蕭公祠為書友區、文華書院為書香區、玉皇閣為書鳴區,植入書、畫、棋、茶等業態,提供國學培訓、研學論壇、棋類及書畫大賽等服務,于2022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巍山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地標和最具古色古香的網紅書院之一。
如今的文華書院,書香四溢,那些斑駁時光里走來的一磚一瓦再次獲得了生機,3000余冊各類古文獻、142份巍山蒙化府地方文獻、130余塊各朝代古墨硯臺……在這里以書會友,體驗國學精髓,走出家門即可暢享“文藝范兒”。
來源于:大理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