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云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這里是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12月7日-19日,COP15第二階段會議在蒙特利爾召開。為展現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同時,呼吁與會各方積極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12月7日起,“學習強國”云南學習平臺、云南發布、云南網聯合推出“飛‘閱’自然保護區”系列報道。
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滇中重要生態屏障 人類的詩意棲息地
轎子山絕美景色(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轎子山保護區)位于滇東高原北部金沙江及其一級支流普渡河和小江之間的拱王山中上部,海拔從1200米上升到4344.1米,是我國青藏高原以東地區海拔最高的山地,也是北半球該緯度上最高的山體之一。轎子山被稱為滇中第一山,因形如花轎而得名。同時,轎子山是阻隔南下寒流的天然屏障,是形成昆明乃至滇中地區“四季如春”氣候的條件之一。
轎子山“云?!眲倬埃ㄔ颇限I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遠遠看去,整座轎子山以綠色為底色,層層薄霧籠罩山間,叫人看不清摸不透,宛如仙境。(昆明轎子山風景區供圖)
保護區相對高差3144.1米,保存了滇中高原最為完整的原生植被和生境垂直帶譜,形成了復雜多樣的生態系統、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和“一山有四季 四時不同景”的獨特自然景觀,是昆明北部和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保護區核心區(無人機照片 王勁文/攝)
核心區云騰霧繞(無人機照片 王勁文/攝)
保護區里的動物悠閑、自在(無人機照片 王勁文/攝)
作為昆明市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轎子山保護區有著天然的優勢,是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昆明轎子雪山風景區木梆海至一線天棧道(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這里有我國經度最東、緯度最低、海拔最低的急尖長苞冷杉原始森林,有上千棵胸徑達50厘米以上、樹齡近160年的急尖長苞冷杉樹,其中一棵直徑1.5米、高50米,需要三個人才能圍過來;這里有世界公認的珍稀品種-攀枝花蘇鐵,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億8千萬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紀,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這里還有僅局限分布于高山流石灘的特有珍稀新植物-心果半脊薺。
心果半脊薺植株(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保護區成立之初,共記錄到7個植被型、11個植被亞型、17個群系組和28個群系,記載有野生維管植物153科664屬1825種;在各方合力保護下,現今記錄到10個植被型、14個植被亞型、20個群系組和35個群系,野生高等植物248科897屬2314種。
轎子山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中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6456公頃,由轎子山片區和普渡河片區組成,垂直高差大,生境復雜多樣,植被類型和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座生物多樣性寶庫。保護區具有干熱河谷硬葉常綠櫟林、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山頂苔蘚矮林、寒溫山地硬葉常綠櫟林、溫涼性針葉林、寒溫性針葉林、寒溫灌叢、寒溫草甸等,是滇中山地植被生態系統自然性最完整的地區,具有較高科研價值。
轎子山冰雪奇景(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作為一座巨大的天然物種基因庫,保護區共記載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攀枝花蘇鐵和須彌紅豆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金鐵鎖、西康玉蘭等7種,毛脈杜鵑等16種植物為轎子山特有。保護區還記錄有哺乳動物79種、鳥類260種、兩棲爬行動物47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林麝、金雕、穿山甲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中國豺、黃喉貂、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斑靈貍、中華鬣羚、川西斑羚等。
遠觀轎子山(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轎子山保護區森林覆蓋率在70%左右,原生性亞高山暗針葉林、亞高山灌叢草甸等覆蓋率高、連通性好,水源涵養、空氣凈化、土壤保持等功能強,具有顯著的高山增水效應。在保護區里行走,廣泛分布的高山濕地、冰蝕湖泊、沼澤、溪流、泉水等隨處可見,它們不僅是轎子山高山寒區生態與環境穩定的重要調節器,更是名副其實的滇中水塔,是轎子山周邊群眾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
轎子山的這些“明星物種”,你認識嗎?
攀枝花蘇鐵,屬于蘇鐵科、蘇鐵屬的一種植物,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中國的特有種。蘇鐵亦稱鐵樹,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億8千萬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紀蘇鐵類植物,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對植物地理區系和古氣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價值。
攀枝花蘇鐵(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攀枝花蘇鐵雄株(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須彌紅豆杉,為中國特有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生長于中國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海拔2000~3500米的山區,在轎子山保護區內分布于中槽子的常綠闊葉林中。
須彌紅豆杉(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林麝,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林麝體重6~9千克,體長63~80厘米,肩高小于50厘米。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雄麝都不長角,雄麝的上犬齒發達,長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狀,是目前轎子山保護區陸生的唯一一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于保護區2600~4000米海拔的針闊混交林、暗針葉林、高山灌叢。
林麝(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血雉,俗名血雞,體形較?。w長46厘米),翅長約20厘米。棲息于高山帶的箭竹林、杜鵑林、冷杉、云杉及高山櫟林中,隨季節變化有垂直遷移習性,在轎子山多個片區均拍攝到了血雉的活動影像。
血雉(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白腹錦雞,俗名箐雞,雉科錦雞屬的一種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棲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動于多巖的荒蕪山地、灌叢及矮竹間,以農作物、草籽、竹筍等為食,兼食昆蟲。雄鳥羽色艷麗,姿態優美,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轎子山保護區內為常見種。
白腹錦雞(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黃喉貂,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其喜吃蜂蜜,又有蜜狗之稱。黃喉貂主要棲息于各種類型的林區,巢穴多建筑于樹洞或石洞中,幾乎遍布轎子山保護區全境。
黃喉貂(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金裳鳳蝶,是鳳蝶科翼鳳蝶屬的一種大型蝴蝶,共有5個亞種。該蝶飛翔的時候姿態優美,前翅黑色,后翅金黃色和黑色交融的斑紋在陽光照射下金光燦燦,顯得華貴美麗。金裳鳳蝶是國際公認的全世界最具觀賞價值的蝴蝶種類之一,也是轎子山保護區的新記錄物種。
金裳鳳蝶(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天然氧吧、綠色明珠,這里是萬物自由生長的樂土;奇山怪石、云海翻騰,這里亦是令人向往的詩意棲息地。轎子山總面積近4萬余畝的原始森林,如同一道綠色屏障,保護著森林中多樣生物的棲息環境。
轎子山從不背離它熱愛的人,將所有腆贈,都給予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質樸、純良、熱情的人們。同時,人們也用自己實實在在的付出,來回饋轎子山的這份厚禮。
做“活化石”的守護者
在轎子山保護區普渡河片區,種植著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攀枝花蘇鐵,它被譽為植物“活化石”。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烏蒙鄉周邊的村民便自發組織守護攀枝花蘇鐵的義務活動。
攀枝花蘇鐵譽為植物“活化石”(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當時偷盜“活化石”的人層出不窮,村民們感到不安,于是約定一家一戶輪流守一月,白天主要進行巡山,晚上若看到山里有偷盜者的燈火,就全村出動去圍堵,一定要保護住攀枝花蘇鐵。據悉,他們自發組織的義務守護行為持續了40多年,直到保護區成立。
每天徒步近20公里
在轎子山保護區核心區大廠原始森林里,有一大片冷杉林。這片區的護林員,守護著百年以上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急尖長苞冷杉。
大廠原始森林里的急尖長苞冷杉林(無人機照片 王勁文/攝)
聽護林員講,在20世紀70年代,這片原始林子曾慘遭砍伐。當時的護林員,日夜守在林子里。有個姓肖的老護林員,一直守著這片冷杉林;他去世后,他的兒子也做了護林員,子承父業,繼續守護著這片冷杉林。
段世友(左一)和其他護林員合影(邱陽燦/攝)
為了保護好急尖長苞冷杉原始森林,這里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自然保護區。近兩年來,護林員規范管理后,轎子山保護區管護局法者管護站護林員段世友調整到了這個片區,繼續守護這片冷杉林。每天,段世友沿著森林中濕滑的土道,徒步巡護近20公里,查看森林中各類動植物的生長及生活情況,繼續守護好老一輩護林員守下來的綠水青山。
一頭鉆進杜鵑林
杜鵑年年如約盛放 (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大王杜鵑是國家二級瀕危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在雪山鄉舒姑槽子,300多畝大王杜鵑年年如約盛放。置身絢爛多姿的花海中,楊興志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吧狡律媳緛碛泻芏啻笸醵霹N,后來都被砍光了。這是我們花了多年時間,移栽、培育出來的?!?/p>
楊興志是轎子山管護局雪山管護站的巡護員。十五年前,考慮到植被破壞可能帶來的生態安全隱患,以及大王杜鵑本身的觀賞性和保護價值,他動員村民把山里較小的杜鵑苗木移栽出來,為荒山荒坡添綠添彩。大家積極響應,跟著楊興志上山,一頭鉆進杜鵑林里?!白钕仍缘哪切?,有一部分沒成活,總體上背陰坡長得好點,向陽坡就差一些?!睏钆d志說,最近幾年,他和其他巡護員又陸續栽了一些,每次巡山都會留心觀察其長勢。
結語
生態興則文明興。昆明市相關各方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進行旅游開發的同時,全面加強轎子山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鳴謝/素材提供
“學習強國”昆明學習平臺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昆明轎子山景區
資料審核
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來源于:云南發布